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领智能时代新变革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 - 28日在上海多地启幕。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展览面积破7万平,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涵盖核心技术、行···
2025-07-26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如今在月球上就地取材修路盖房正逐步从梦想走向现实。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产出了一系列颇具未来感的创新成果。
先来看盖房子方面。该实验室的月壤3D打印系统令人瞩目。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这台系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并打印出任意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建造需求。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修路、建设备平台,它都必不可少。不过,月球气候环境恶劣,给科研带来重重困难。为让设备适应月球复杂的环境,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
再说说饮水问题。人类若要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是关键。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能从月壤里原位提取水。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这些水冰不仅是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饮用水、氧气的来源,还可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技术负责人祖琳说。
从地球向月球运输物资成本极高,而这些创新技术的出现意义重大。以目前的运输成本来看,从地球运送物资到月球每公斤可能需要几十万美元,这严重限制了人类在月球的长期活动。而月壤3D打印系统和月壤水冰提取系统的应用,让月球上的建设和生存不再过度依赖地球。
此外,除了上述两项成果,科学家们还对月壤的利用提出了多种方案。如微波烧结,利用微波炉将月壤加热到极高温度,使其颗粒之间熔合,形成坚固的建筑材料;太阳能熔炼,利用聚焦太阳能,将月壤局部熔化,然后冷却固化成坚硬的岩石或板材;还有探索利用月球上的其他挥发物或从月壤中提取氧气来与月壤混合,制成类似地球混凝土的材料。
当然,在月球上就地取材进行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月球表面温差巨大、有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微陨石撞击,月壤颗粒细小带有静电会对设备造成磨损,低重力环境对设备的抓取、固定等提出新要求,同时缺乏能源和人力使得建设高度依赖自动化机器人和可持续能源供应。但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3年来,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等12个技术方向,实现了深空探测领域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发展。当月球上建基地、修路、喝水都能就地取材,人类必将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 - 28日在上海多地启幕。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展览面积破7万平,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涵盖核心技术、行···
2025-07-26
近期,中国科学家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绘制出人体衰老蛋白质图谱,揭示器官衰老“时间表”,发现线粒体“双相分子时钟”。这些成果为理解衰老机制、评估···
2025-07-26
7月苹果发布iOS 26公测版,带来“液态玻璃”设计,界面大革新。适配多机型,众多应用升级,如电话、信息、相机等。还新增AI功能,虽部分老机型无缘,但有性能优化···
2025-07-25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日启幕,届时上海世博展览馆周边市民可自主下单体验无人驾驶多场景接驳。此前已有记者体验,每车配备远程安全员保障安全。智能网联汽车···
2025-07-25
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多地降雨。20 - 21日,翼龙应急型无人机执行预警侦察、灾情侦察与通信任务,实现全国首次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台风预警侦察,创新“竞速台风···
2025-07-25
最新资讯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领智能时代新变革
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新征程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设计引领系统革新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来袭,开启出行新体验
全国首次!翼龙无人机创新台风全链条应急模式
上海街头无人出租车来袭,体验在即!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
19岁大一学生凭技能斩获国企offer,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黄仁勋谈英伟达发展与中国市场:危机意识与创新信心并存
惊爆!微信安装包代码现侮辱性词汇,指向小米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