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专业大洗牌:昔日热门遇冷,新兴专业崛起

发布于:2025-07-27 阅读:1
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年超4000个本科专业布点退场,全国高校正经历专业大洗牌。广告学、计算机等昔日热门专业风光不再,动物医学、碳中和等专业则异军突起。专业冷热背后,是产业迭代与教育供给间的鸿沟,年轻人选专业需综合考量。

教育部近5年数据显示,超过4000个本科专业布点悄然退场。今年4月,全国高校共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与此同时,29种全新专业首次亮相。全国高校正经历一场专业大洗牌。

高考专业

曾经热门的广告学专业正批量退场。1983年,厦门大学开设广告学相关课程,至2013年,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达287所。但此后数年,广告学迅速由盛转衰。2013 - 2022年,53所高校撤销了该专业,包括中山大学等。到2023年,开设广告学的本科高校数量锐减至229所,10年间降幅约20%。

湖北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郑莹莹有3份实习经历。她感慨课堂上的4P理论在真实职场几乎“用不上”,普通院校资源有限。广告学核心课程偏重传统广告公司,但现实是广告公司岗位稀少,多数同学涌入新媒体运营赛道。而且,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同学都能和广告学“抢饭碗”,AI文案生成已能完成80%的基础创作。此外,网络与新媒体等新专业的增设,进一步挤压了广告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郑莹莹在互联网公司实习后,感到节奏快、压力大。她结合自身及同学经验得出,薪资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公司竞争力。一般小公司新媒体运营岗4000 - 6000元,大型互联网底薪可达8000元。传统广告业式微、课程滞后、普遍的低薪高压生态,让广告学专业光环渐褪。

与广告学专业式微形成反差,动物医学借着“它经济”的东风火了起来。2025年,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本科专业,这是全国首个聚焦宠物产业的本科专业,学制4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模块包括针对犬、猫、马的遗传与繁育、营养与食品、行为与护理等。

动物医学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保有量达1.24亿只,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关口,宠物医疗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武汉御和动物医院技术院长刘时伟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他透露,以转诊中心为例,单月诊疗服务收入可达30 - 40万元,普通社区宠物医院月均流水普遍在15万元左右。但行业高需求背后,是人才适配的矛盾。刘时伟认为,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不能完全胜任实际工作,原因在于书本知识陈旧,与临床脱轨,动物医学缺乏人类医学的系统化规范培养体系。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陶文洁也深有体会。她表示学校教学偏重牛羊猪鸡鸭鹅等动物,实习时才真正接触到猫狗病例。陶文洁介绍,毕业后求职方向主要包括动物医院、养殖场和生物公司。动物医院实习生底薪1000 - 2000元,工作时间“早9晚9”。养殖场底薪3000 - 5000元,但封闭性强,可能数月不能外出。刘时伟强调持续学习和热爱的重要性,个人职业发展高度依赖从业后自我投资。虽然看好行业前景,但工作强度高且精神压力大,薪资地域差异显著。

曾经稳坐大热门的计算机专业,近年来也面临热度消退迹象,深陷“内卷”漩涡。15年前从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周明称,2015 - 2019年是黄金期,之后慢慢降温。以前本科生还好找工作,后来好点的公司就要求硕士,本科至少“211起步”。

2022年从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仅工作一年后就转行的赵雪婷分享,第一份工作是前端开发实习生,薪资3600元。第二份工作转做测试,薪资4000元。两份工作压力都不小,她后悔大学时没报校外培训班,学校里教的都是皮毛,导致工作后跟不上,每天下班都要学习到凌晨。

毕业于暨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成功入职阿里巴巴和腾讯的郑浩认同,仅靠学校教的知识,想进入大厂概率很低。校招进阿里经历4轮面试,腾讯社招多达5轮。如果本科不是“211”或者“985”,想进大厂难度非常高,除非个人能力万里挑一,拥有全国类大奖,还得有两到三段丰富实习经历,才能在面试中具备竞争力。

谈及程序员常被讨论的“35岁危机”,在微软工作3年的李凯蒂深有体会,知识、软件、硬件更新速度快,必须持续学习,很多年纪较大从业者学习能力跟不上,容易被淘汰。当下,从业者还面临着AI的冲击,不仅简单编程任务,大部分代码AI都能写,而且写得比人还好。不过郑浩持有乐观心态,AI目前更多起辅助作用,整体项目仍需程序员统筹。

碳中和专业

在今年增设的29个新专业中,“碳中和科学与工程”首次被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两年,教育部一共增设了“碳储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共21个与碳中和直接相关的专业,碳中和成为新兴热门专业。

上海麟碳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瑶极为看好该领域。她表示,在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至少还需30年努力。对比欧洲20世纪90年代达峰后高校设碳金融专业,中国相关专业极少,企业及机关单位人才需求迫切。数据显示,“十四五”我国“双碳”领域人才缺口接近百万人,而目前相关从业者仅10万人左右。刘瑶介绍,碳中和是交叉融合学科,涉及大气污染、环保、能源、金融等方面知识。对于有意报考的学生,她建议先进入产业实践,了解工厂、企业真实诉求,因为国家政策与市场诉求变化非常快。

专业冷热背后,是产业迭代与教育供给间的鸿沟。昨日的“炙手可热”,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年轻人选择报考专业,“保持热爱”与“终身学习”或将成为答案。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考专业 广告学 动物医学 计算机专业 碳中和专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