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护航:高考录取季警惕通知书陷阱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1
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本是喜事,却有不法分子设下各类陷阱。多地网警紧急预警,揭露提前录取、虚假通知书等常见诈骗手段,提醒考生和家长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保护好个人财产与信息安全,避开陷阱,安心迎接大学生活。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推进,承载着学子梦想的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然而,这个喜悦时刻也伴随着各类围绕“录取通知书”的诈骗陷阱。多地网警接连发布预警,揭露高考录取季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高考录取季

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多种。一是“提前录取”“内部指标”骗局,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以缴纳费用获取内部指标确保录取为诱饵,甚至伪造“录取通知书”和“缴费凭证”。例如某地家长接到电话,交了“赞助费”后才发现“录取通知书”是伪造的。二是“虚假通知书”附带“高额收费”,部分不法分子虚构“野鸡大学”,邮寄伪造通知书并收取高额费用,这些“通知书”设计精美,还可能搭建虚假官网,迷惑性强。三是“录取信息核对”“助学金申请”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相关人员,以核对信息或发放补助为由,骗取考生的敏感信息,进而盗刷资金。四是“钓鱼链接”诈骗,短信附带“录取查询链接”,诱导填写信息,盗刷资金。五是“虚假兼职”“校园贷”骗局,不法分子在考生群发布兼职信息或用“低利息”“无抵押”噱头吸引新生,导致学生陷入负债。

通知书陷阱

面对这些陷阱,网警给出了防范要点。首先要认准官方渠道,录取信息以省教育考试院、高校官方网站及招生办发布的内容为准。其次要核实学校资质,通过“学信网”查询高校办学资格,拒收“野鸡大学”的通知书。再者要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敏感信息,妥善保管含个人信息的材料。最后如遇可疑情况或被骗,要及时报警求助,保留好相关证据。

高考录取是重要时刻,考生和家长要保持清醒头脑,擦亮双眼识别骗局。遇到疑问可向当地教育部门、学校招生办或网警咨询,让骗子无机可乘,让这个夏天只留下金榜题名的喜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考录取季 通知书陷阱 诈骗防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