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之星:闪耀与陨落的多面人生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1
本文聚焦化学领域,有成都七中17岁学子赵垚晰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的荣耀时刻,也有高校学生投毒、考试作弊等令人叹息之事。展现了化学人才的多样人生轨迹,有辉煌成就,也有因一念之差而陷入困境,引人深思。

在化学的世界里,有闪耀的明星,也有令人惋惜的陨落者。成都七中17岁的赵垚晰同学,在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大放异彩。他历经十几个小时航程,带着理论世界第一的佳绩和金牌回到成都。

化学竞赛

当航班还未落地,成都七中的老师们就已准备好鲜花横幅,赵垚晰的父母也从乐山沐川赶来迎接。他兴奋地表示能为国争光非常自豪,也感恩各方的帮助。不过,他也因实验考试存在不足而略有遗憾,毕竟此前实验练习较少,比赛难度又大。

赵垚晰并非首次在化学竞赛中崭露头角,2024年他参加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比赛,初赛全省第一,决赛全国第六,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他从小就对化学充满热爱,家里还为他搭建了实验室。

化学天才

然而,并非所有与化学相关的故事都如此美好。曾经发生过多起高校化学专业学生的负面事件。比如北大的王晓龙,他是学霸,得过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和化学竞赛一等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但因室友换宿舍一事心生怨恨,竟用铊盐投毒,虽最终坦白,室友得救,但他也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刑11年。

复旦大学的林森浩也是如此,他成绩优异被保送复旦,却因与室友黄洋的矛盾,在愚人节投下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导致黄洋死亡,自己也被判处死刑。

校园投毒

还有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7级个别学生,其中不乏竞赛国家队成员、国家集训队成员,他们在多场考试中团伙舞弊。这些学生履历光鲜,却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令人震惊。北大化院院方虽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但此事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但同时,也可能因一些人的心理问题和错误选择,酿成悲剧。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心理健康和品德培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化学竞赛 化学天才 校园投毒 考试作弊

相关文章